- 内容
- 目次
《盘龙城(1995〜2019) 一〜五 全六册》
一(上下):本书为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1995〜2019年田野考古工作报告。在上述年度范围内,盘龙城遗址考古工作主要集中于杨家湾、小嘴和小王家嘴三处地点:杨家湾地点的考古发掘发现有大型建筑基址、灰坑、灰沟、墓葬等遗迹,揭示出盘龙城城市聚落晚期的中心;小嘴地点的考古发掘主要见有灰坑、灰沟和房址,发现有铸铜手工业遗存;小王家嘴地点则以灰坑和墓葬为代表,属于城市外围的墓地。1995〜2019年间,城址、杨家嘴、王家嘴、大邓湾等其他地点 也有少量零散考古工作,一并收入本书。本书还随文报道了铸铜遗物、木炭、 碳-14测年等科技检测分析结果。
二:本书梳理了2012年以来盘龙城遗址的环境考古工作,主要包括陆地考古勘探、水下考古勘探与试掘、湖泊地形测绘、湖泊钻孔植物遗存分析、典型剖面沉积物分析;在对环境考古采集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盘龙城遗址的地貌形态、河湖分布与生态环境;最终对商文化时期盘龙城的聚落景观进行了复原,进而对同时期盘龙城周边聚落的空间分布和层级进行了讨论。
三:本书梳理了盘龙城遗址出土的玉器、绿松石器以及石器材料。通过对以往出版以及未披露的资料进行整合,对盘龙城遗址过往所发现的三类器物进行报道。此外,本书还对以往存在问题的资料进行了补正,主要包括玉器以及石器 的材质方面。最后,运用光谱、元素、矿相等多种分析方式,在物料的产源方 面进行探索,进而阐释盘龙城先民在矿物资源利用中的策略。
四:本书梳理盘龙城遗址历年出土的陶器材料,对盘龙城遗址陶器的各类型及其发展演变、分期与年代进行了探讨;在分期研究的基础上揭示盘龙城遗址陶器的文化特征及其形成过程、陶器的出土背景与使用情景、陶器所见区域间的文化互动,并利用岩相分析观察了盘龙城遗址陶器的生产技术特征;最终围绕陶器文化、功能、技术三个要素讨论,探索陶器所展现的盘龙城商代的聚落社会。
五:盘龙城青铜器的类别和数量、品质和等级在早商时期都具有代表性。本书梳理了盘龙城遗址历年出土的青铜器材料,探讨了盘龙城青铜器类型及其演变、分期与年代。在制作技术层面,讨论了青铜器成形技术、铸接技术、辅助技术 并总结了技术特性。在装饰艺术上,讨论了纹饰的类别与布局、纹饰的制作以 及装饰的演进。在成分与结构上,讨论了冶金遗存、合金工艺、青铜生产和物 料产源。最后总结了盘龙城青铜器所代表的早商青铜器的一般特征,以及所反 映的早商社会礼仪和社会景观。
第一巻(上下):本巻は湖北省黄陂の盤龍城跡における1995年から2019年までのフィールドワークの報告です。この期間中、盤龍城跡の考古学調査は主に楊家湾、小嘴、小王家嘴の3か所に集中しています。楊家湾の考古学発掘では、大型建築の基礎遺跡、灰坑、灰溝、墓葬などが発見され、盤龍城の都市集落晩期の中心であったことが示されました。小嘴の発掘では、灰坑、灰溝、家屋跡が主に発見され、鋳銅手工業の遺跡が見つかりました。小王家嘴は灰坑と墓葬が代表的で、都市外の墓地に属します。1995年から2019年にかけて、城跡、楊家嘴、王家嘴、大湾などの他の地点でも少量の考古学調査が行われており、それらも本書に収めています。鋳銅遺物、木炭、炭素-14年代測定などの科学技術検査・分析結果が含まれます。
第二巻:2012年以降の盤龍城跡における環境考古学の作業を整理し、主に陸地考古調査、水中考古調査と試掘、湖の地形測量製図、湖底の植物遺存分析、典型的な断面の沈殿物分析を含んでいます。環境考古学の採集サンプルに対して検出と分析を行い、盤龍城跡の地形形態、河川と湖の分布、生態環境を検討しています。最終的には、商文化時期の盤龍城集落の景観を復元し、さらに同時期の盤龍城周辺集落の空間分布と階層について議論しています。
第三巻:盤龍城跡から出土した玉器、緑松石器、および石器の材料を整理しました。これまでに出版された資料および未公開の資料を統合し、盤龍城跡から発見された3種類の器物についての報告が含まれています。また、本巻では従来問題となっていた資料を補正し、主に玉器および石器の材質について述べています。最後に、スペクトル、元素、鉱物相などの多種の分析方法を用いて材料の産地を探り、盤龍城の祖先が鉱物資源をどのように利用したかについて説明しています。
第四巻:盤龍城跡から出土した陶器の資料を整理し、盤龍城跡の陶器の各タイプとその発展変遷、時期分けと年代について検討しています。時期分け研究の基礎の上で、盤龍城跡の陶器の文化的特徴と形成過程、陶器の出土背景と使用状況、地域間で見られる陶器の文化的相互作用を示し、岩相分析を利用して盤龍城跡の陶器の生産技術の特徴を観察しています。最後に、陶器の文化、機能、技術の3つの要素を中心に討論し、陶器が表現した盤龍城の商代集落社会を探求しています。
第五巻:盤龍城の青銅器の種類と数量、品質および等級は、早期商時代の代表的なものです。盤龍城遺跡から出土した青銅器の資料を整理し、盤龍城の青銅器のタイプと変遷、時期分けと年代を検討しています。製作技術の面では、青銅器の成形技術、鋳造技術、補助技術を調査し、技術特性をまとめています。装飾芸術の面では、文様の種類と配置、文様の製作および装飾の進化を検討しています。成分と構造の面では、冶金遺存、合金技術、青銅生産と材料の供給源を検討しています。最後に、盤龍城の青銅器が代表する早期商代の青銅器の一般的な特徴と、それが反映する早期商代の社会礼儀や社会景観についてまとめています。
总序/ i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遗址概述 002
第二节 工作概况 003
一、测绘系统与分区体系 003
二、各地点遗存分布 005
三、1995〜2019年考古工作简介 032
第三节 报告编写 034
一、基本思路 034
二、资料整理与报告编写过程 035
三、报告内容与体例 038
第二章 杨家湾
第一节 遗址概况 041
第二节 杨家湾南坡 055
一、地层 055
二、灰坑 208
三、灰沟 254
四、 井 265
五、房址 277
六、墓葬 283
第三节 杨家湾坡顶 328
一、地层 329
二、灰坑 350
第四节 杨家湾北坡 409
一、地层 409
二、房址 425
第五节 年代与性质 426
一、年代 426
二、性质 430
插图目录
图1.2.1 盘龙城遗址地貌 004
图1.2.2 盘龙城遗址分区与历年发掘区 005
图1.2.3 城址当今景观环境(上南,上为夏季,下为冬季) 006
图1.2.4 李家嘴夏季丰水期景观环境 008
图1.2.5 李家嘴主要遗迹分布 009
图1.2.6 杨家湾当今景观环境(上北,上为夏季,下为冬季) 011
图1.2.7 杨家湾历年发掘区位置 012
图1.2.8 杨家湾南坡主要遗迹分布 013
图1.2.9 杨家湾遗存分布范围 014
图1.2.10 杨家嘴当今景观环境(上东,上为夏季,下为冬季) 015
图1.2.11 杨家嘴历年发掘区位置及湖岸变迁 016
图1.2.12 杨家嘴历年发掘区位置 017
图1.2.13 杨家嘴主要遗迹分布 017
图1.2.14 杨家嘴遗存分布范围 019
图1.2.15 小嘴、艾家嘴当今景观环境(上南,上为夏季,下为冬季) 020
图1.2.16 小嘴主要遗迹分布 021
图1.2.17 小嘴遗存分布范围 022
图1.2.18 王家嘴当今景观环境(上南,上为夏季,下为冬季) 024
图1.2.19 王家嘴主要遗迹分布 025
图1.2.20 楼子湾地貌 027
图1.2.21 楼子湾主要遗迹与遗存分布 027
图1.2.22 艾家嘴遗存分布范围 028
图1.2.23 艾家嘴北部遗存分布范围 028
图1.2.24 江家湾主要遗迹与遗存分布 030
图1.2.25 长峰港夏季丰水期景观环境 032
图2.1.1 杨家湾DEM地形图及该地点历年发掘区位置 041
图2.1.2 杨家湾正射影像及该地点历年发掘区位置 041
图2.1.3 杨家湾历年发掘区位置及主要遗迹分布 042
图2.1.4 杨家湾M1平面图和出土器物示意图 043
图2.1.5 杨家湾M2出土器物示意图 044
图2.1.6 杨家湾M3出土器物示意图 044
图2.1.7 杨家湾M4平面图和出土器物示意图 045
图2.1.8 杨家湾M5平面图和出土器物示意图 046
图2.1.9 杨家湾M6平面图和出土器物示意图 047
图2.1.10 杨家湾M7平面图和出土器物示意图 048
图2.1.11 杨家湾M9平面图和出土器物示意图 049
图2.1.12 杨家湾M10平面图和出土器物示意图 050
图2.1.13 杨家湾M11平面图和出土器物示意图 050
图2.1.14 杨家湾M12出土器物示意图 052
图2.1.15 杨家湾H6平面图和出土器物示意图 052
图2.2.1 2006〜2014年 杨家湾南坡发掘区探方及遗迹分布 056
图2.2.2 杨家湾Q1712T1318-T1320西壁剖面图 058
图2.2.3 杨家湾Q1712T1116〜T2016、T1117〜T2017、T1118〜T2018、T1119〜T2019、T1120〜T2020主要遗迹层位关系 058
图2.2.4 杨家湾Q1712T1519第2层出土陶器 059
图2.2.5 杨家湾Q1712T1219、T1220、T1228、T1320、T1518、T1519第3层出土陶鬲 059
图2.2.6 杨家湾Q1712T1219、T1220、T1320、T1518、T1519、T1919第3层出土陶、瓷器 060
图2.2.7 杨家湾Q1712T1219、T1320第3层出土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照片 061
图2.2.8 杨家湾Q1712T1220、T1620第4层出土陶器 062
图2.2.9 杨家湾Q1713T1203-T1403南壁剖面图 063
图2.2.10 杨家湾Q1713T1203〜T1403主要遗迹层位关系 063
图2.2.11 杨家湾Q1713T1303、T1403第2层出土陶器 064
图2.2.12 杨家湾Q1712T0915-T0918西壁剖面图 070
图2.2.13 杨家湾Q1712T0816〜T0818、T0915〜T0918主要遗迹层位关系 070
图2.2.14 杨家湾Q1713T0601〜T0603、T0701〜T0703、T0801〜T0803主要遗迹层位关系 071
图2.2.15 杨家湾Q1712T0917第3层出土陶盆 075
图2.2.16 杨家湾Q1712T0915、T0917第4层出土陶器 078
图2.2.17 石臼(杨家湾Q1712T0917:1) 079
图2.2.18 杨家湾Q1712T0917第5层出土陶器 084
图2.2.19 杨家湾Q1712T0915、T0917第6层出土陶器和石器 087
图2.2.20 陶缸照片(杨家湾Q1712T0917:1) 088
图2.2.21 杨家湾Q1712T0816-T0817西壁剖面图 090
图2.2.22 杨家湾Q1712T0816、T0817第2层出土陶器 091
图2.2.23 陶鬲照片(杨家湾Q1712T0816:1) 092
图2.2.24 杨家湾Q1712T0816、T0817第3层出土陶器和石器 097
图2.2.25 杨家湾Q1712T0816第3层出土陶器和石器照片 097
图2.2.26 杨家湾Q1712T0816、T0817第4层出土陶器 102
图2.2.27 杨家湾Q1712T1010-T1015西壁剖面图 107
图2.2.28 杨家湾Q1712T1010、T1015第2层出土陶器 108
图2.2.29 杨家湾Q1712T1010〜T1012、T1014、T1015第2层出土陶、瓷器 110
图2.2.30 杨家湾Q1712T1013、T1014第3层出土陶鬲 112
图2.2.31 杨家湾Q1712T1013、T1014第3层出土陶鬲 113
图2.2.32 杨家湾Q1712T1014第3层出土陶鬲 115
图2.2.33 杨家湾Q1712T1014、T1015第3层出土陶鬲 115
图2.2.34 杨家湾Q1712T1014、T1015第3层出土陶鬲 117
图2.2.35 杨家湾Q1712T1014、T1015第3层出土陶鬲 118
图2.2.36 杨家湾Q1712T1014、T1015第3层出土陶罐 118
图2.2.37 杨家湾Q1712T1013、T1014、T1015第3层出土陶器 120
图2.2.38 杨家湾Q1712T1013第3层出土陶盆 121
图2.2.39 杨家湾Q1712T1014第3层出土陶盆 122
图2.2.40 杨家湾Q1712T1014、T1015第3层出土陶盆 123
图2.2.41 杨家湾Q1712T1013、T1014、T1015第3层出土陶器 124
图2.2.42 杨家湾Q1712T1013、T1014、T1015第3层出土陶器 125
图2.2.43 杨家湾Q1712T1014第3层出土陶瓮 126
图2.2.44 杨家湾Q1712T1013、T1014、T1015第3层出土陶大口尊 128
图2.2.45 杨家湾Q1712T1014第3层出土陶缸 129
图2.2.46 杨家湾Q1712T1013、T1014、T1015第3层出土陶缸 130
图2.2.47 陶缸照片(杨家湾Q1712T1015:1) 131
图2.2.48 杨家湾Q1712T1013、T1014第3层出土陶器 132
图2.2.49 杨家湾Q1712T1013第3层出土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 132
图2.2.50 杨家湾Q1712T1013第4层出土陶器 142
图2.2.51 杨家湾Q1712T1013第5层、T1014第4层和T1015第4、6层出土陶鬲 145
图2.2.52 陶鬲照片(杨家湾Q1712T1014:81) 146
图2.2.53 杨家湾Q1712T1014、T1015第4层、T1013第5层和T1015第6层出土陶鬲 147
图2.2.54 杨家湾Q1712T1014第4层和T1015第4、6层出土陶鬲 149
图2.2.55 杨家湾Q1712T1014第4层、T1015第6层出土陶鬲 150
图2.2.56 杨家湾Q1712T1014第4、5层出土陶罐 150
图2.2.57 杨家湾Q1712T1014第4层和T1015第4、5、6层出土陶器 151
图2.2.58 杨家湾Q1712T1014第4、5层和T1015第4、6层出土陶盆 152
图2.2.59 杨家湾Q1712T1014第4层和T1015第4、6层出土陶盆 154
图2.2.60 杨家湾Q1712T1012、T1014第4层和T1015第4、6层出土陶盆 154
图2.2.61 杨家湾Q1712T1013第5层、T1014第4、5层和T1015第4、6层出土陶器 156
图2.2.62 杨家湾Q1712T1013第5层、T1014第4层和T1015第4、6层出土陶瓮 157
图2.2.63 杨家湾Q1712T1013第5层、T1014第4层和T1015第4、6层出土陶大口尊 158
图2.2.64 陶大口尊照片(杨家湾Q1712T1013:3) 158
图2.2.65 杨家湾Q1712T1013第5层、T1014第4层、T1015第6层出土陶大口尊 159
图2.2.66 杨家湾Q1712T1013、T1014第5层和T1015第4、6层出土陶器 160
图2.2.67 杨家湾Q1712T1014第4层和T1015第4、6层出土陶器 160
图2.2.68 杨家湾Q1712T1015第4、6层和T1014第4层出土陶缸 161
图2.2.69 杨家湾Q1712T1014第4层、T1015第4层出土陶缸照片 162
图2.2.70 杨家湾Q1712T1013第5层、T1014第4层出土陶缸 162
图2.2.71 杨家湾Q1712T1013第5层、T1014第4层、T1015第4层出土陶缸 163
图2.2.72 杨家湾Q1712T1014第4层和T1015第4、6层出土陶缸 164
图2.2.73 杨家湾Q1712T1014第4层、T1015第6层出土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 166
图2.2.74 印纹硬陶罐照片(杨家湾Q1712T1015:1) 166
图2.2.75 杨家湾Q1712T1010第3层、T1011第3层、T1012第6层和T1013第7层出土陶鬲 181
图2.2.76 杨家湾Q1712T1010第3层出土陶鬲 181
图2.2.77 杨家湾Q1712T1010、T1011第3层、T1012第6层和T1013第7层出土陶器 182
图2.2.78 陶学照片(杨家湾Q1712T1010:7) 183
图2.2.79 杨家湾Q1712T1010、T1011第3层、T1012第6层、T1013第7层出土陶器 184
图2.2.80 杨家湾Q1712T1010第3层、T1012第6层、T1013第7层出土陶缸 186
图2.2.81 杨家湾Q1712T1011第3层出土陶缸 187
图2.2.82 杨家湾Q1712T1010第3层、T1013第7层出土陶、瓷器 188
图2.2.83 杨家湾Q1712T1010、T1011第4层出土陶器 193
图2.2.84 杨家湾Q1712T1010第4层出土陶、瓷器 194
图2.2.85 杨家湾Q1712T1014第6层和T1014、T1015第7层出土陶器..198
图2.2.86 杨家湾Q1712T1014第6层、T1015第7层出土陶器 199
图2.2.87 杨家湾Q1712T1014第6层、T1015第7层出土陶器 200
图2.2.88 杨家湾Q1712T1014第6、7层出土印纹硬陶器 201
图2.2.89 杨家湾Q1712T1010第5层出土陶器 208
图2.2.90 杨家湾H8平、剖面图 208
图2.2.91 杨家湾H8出土陶器 209
图2.2.92 杨家湾H8出土陶器照片 209
图2.2.93 杨家湾H9平、剖面图 212
图2.2.94 杨家湾H9出土陶器 213
图2.2.95 杨家湾H9出土陶器照片 214
图2.2.96 杨家湾H9出土陶尊照片 214
图2.2.97 杨家湾H10平、剖面图 217
图2.2.98 杨家湾H10出土陶器 217
图2.2.99 陶缸照片(杨家湾H10:1) 218
图2.2.100 杨家湾H12平、剖面图 221
图2.2.101 印纹硬陶尊(杨家湾H12:1) 221
图2.2.102 杨家湾H14平、剖面图 223
图2.2.103 杨家湾H14出土陶器 225
图2.2.104 杨家湾H14出土陶器照片 225
图2.2.105 杨家湾H15出土陶器 228
图2.2.106 杨家湾H16平、剖面图 230
图2.2.107 杨家湾H16出土陶器 231
图2.2.108 杨家湾H16出土陶大口尊 231
图2.2.109 杨家湾H19平、剖面图 237
图2.2.110 杨家湾H19出土陶缸 237
图2.2.111 杨家湾H20平、剖面图 239
图2.2.112 杨家湾H20出土陶器 240
图2.2.113 杨家湾H21平、剖面图 242
图2.2.114 杨家湾H21出土陶器和石器 243
图2.2.115 杨家湾H22出土陶器 246
图2.2.116 杨家湾H22出土陶器照片 246
图2.2.117 杨家湾H23出土陶缸 249
图2.2.118 杨家湾H25平、剖面图 251
图2.2.119 陶罐(杨家湾H25:2)制作细节 照片 251
图2.2.120 杨家湾H25出土陶器 252
图2.2.121 杨家湾H25出土陶器照片 252
图2.2.122 杨家湾G1平、剖面图 254
图2.2.123 杨家湾G1出土陶器 255
图2.2.124 杨家湾G1出土陶器 257
图2.2.125 杨家湾G1出土陶器 258
图2.2.126 杨家湾G1出土印纹硬陶、原始瓷器和石器 259
图2.2.127 杨家湾G1出土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纹饰照片 260
图2.2.128 杨家湾J1平、剖面图 266
图2.2.129 杨家湾J1出土青铜镞 266
图2.2.130 杨家湾J1出土陶器 267
图2.2.131 杨家湾J1出土陶罐 268
图2.2.132 杨家湾J1出土陶器 269
图2.2.133 杨家湾J1出土陶器 270
图2.2.134 杨家湾J1出土陶缸 271
图2.2.135 杨家湾J1出土陶缸 272
图2.2.136 杨家湾J1出土陶器 273
图2.2.137 杨家湾J1出土印纹硬陶器 274
图2.2.138 杨家湾J1出土石器 275
图2.2.139 玉器残件(杨家湾J1:2) 275
图2.2.140 漆觚(杨家湾J1:57) 275
图2.2.141 杨家湾F4总平面图 278
图2.2.142 杨家湾F4柱坑解剖照片 279
图2.2.143 杨家湾F4柱坑K1平、剖面图 280
图2.2.144 杨家湾F4西部柱坑排列情况(上为南) 280
图2.2.145 杨家湾Q1712T0916K1 (右为北) 281
图2.2.146 杨家湾F5平、剖面图 283
图2.2.147 杨家湾M16〜M22清理完毕后发掘工地现场照(上为南) 284
图2.2.148 杨家湾M13平、剖面图 285
图2.2.149 杨家湾M13A椁板痕迹局部照片 286
图2.2.150 杨家湾M13A、B椁板痕迹 286
图2.2.151 青铜觚(杨家湾M13:2) 287
图2.2.152 青铜爵足(杨家湾M13:6) 287
图2.2.153 青铜觚(杨家湾M13:23) 288
图2.2.154青铜爵和爵足的补铸痕迹(杨家湾M13:24) 288
图2.2.155 青铜爵(杨家湾M13:24) 289
图2.2.156 杨家湾M13出土青铜斝 289
图2.2.157 青铜尊(杨家湾M13:10) 289
图2.2.158 杨家湾M13出土青铜鼎 290
图2.2.159 杨家湾M13出土青铜锸 291
图2.2.160 杨家湾出土青铜器 291
图2.2.161 青铜片(杨家湾M13:22) 292
图2.2.162 青铜面具(杨家湾M13:03) 292
图2.2.163 杨家湾M13出土陶器 293
图2.2.164 玉钺(杨家湾M13:17) 293
图2.2.165 玉戈(杨家湾M13:29) 294
图2.2.166 石铲(杨家湾M13:16) 294
图2.2.167 杨家湾M13出土绿松石器部分嵌片 294
图2.2.168 杨家湾M13出土绿松石器嵌片照片 295
图2.2.169 绿松石器嵌片照片(杨家湾M13:11) 296
图2.2.170 蚌片绿松石饰件照片(杨家湾M13:9) 297
图2.2.171 杨家湾M16平、剖面图 297
图2.2.172 杨家湾M16出土印纹硬陶、原始瓷器和青铜器 298
图2.2.173原始瓷器盖照片(杨家湾M16:3) 299
图2.2.174 印纹硬陶曇器盖照片(杨家湾M16:4) 299
图2.2.175 杨家湾M17发掘现场及部分遗物出土照片 300
图2.2.176 杨家湾M17平、剖面图 301
图2.2.177青铜带鐾觚形器(杨家湾M17:19) 302
图2.2.178青铜带鐾觚形器(杨家湾M17:19)不同方向及局部照片 303
图2.2.179 青铜爵(杨家湾M17:23) 305
图2.2.180 青铜斝(杨家湾M17:22) 307
图2.2.181 青铜学(杨家湾M17:22)局部照片 308
图2.2.182 杨家湾M17出土青铜尊和戈 309
图2.2.183 青铜戈照片(杨家湾M17:20) 310
图2.2.184 青铜兽面纹牌形器(杨家湾M17:27) 310
图2.2.185 陶器盖照片(杨家湾M17:32) 311
图2.2.186 杨家湾M17出土玉、石器和陶器 311
图2.2.187 玉戈(杨家湾M17:14) 312
图2.2.188 杨家湾M17出土玉、石器照片 313
图2.2.189 金片绿松石镶嵌兽面形器(杨家湾M17:31) 315
图2.2.190 金片绿松石镶嵌兽面形器(杨家湾M17:31)局部照片 316
图2.2.191 杨家湾M17出土绿松石管和绿松石器嵌片 317
图2.2.192 杨家湾M18平、剖面图 317
图2.2.193 杨家湾M18出土陶、瓷器 318
图2.2.19 4 杨家湾M18出土随葬品照片 318
图2.2.195 杨家湾M19棺椁残痕 319
图2.2.196 杨家湾M19平、剖面图 320
图2.2.197 青铜曇(杨家湾M19:3) 321
图2.2.198 青铜曇(杨家湾M19:3)侧面及局部照片 322
图2.2.199 青铜鬲(杨家湾M19:4) 323
图2.2.200 青铜鬲(杨家湾M19:4)耳一足一侧及局部照片 324
图2.2.201 杨家湾M19出土陶、瓷器 325
图2.2.202 杨家湾M19出土玉器 326
图2.2.203 玉刀(杨家湾M19:11) 326
图2.2.204 杨家湾M19玉柄形器出土情况及器物照片 327
图2.3.1 杨家湾坡顶2014、2017年发掘区探方及遗迹分布 328
图2.3.2 杨家湾Q1813T0113、T0114西壁剖面图 329
图2.3.3 杨家湾Q1813T0114南壁剖面图 329
图2.3.4 杨家湾Q1813T0114第4层出土青铜器和石器 331
图2.3.5 杨家湾Q1813T0113、T0114、T0213第4层出土陶器 332
图2.3.6 杨家湾Q1813T0113、T0114第4层出土陶器 334
图2.3.7 杨家湾Q1813T0113、T0114、T0213第5层出土陶器 340
图2.3.8 杨家湾Q1813T0113、T0114第5层出土陶缸 341
图2.3.9 杨家湾Q1813T0113、T0114第6层出土陶器 345
图2.3.10 杨家湾H26平、剖面图 351
图2.3.11 杨家湾H28平、剖面图 351
图2.3.12 陶鼎(杨家湾H28:8) 351
图2.3.13 杨家湾H28出土陶器 352
图2.3.14 杨家湾H28出土陶器照片 353
图2.3.15 杨家湾H28出土陶、瓷器 354
图2.3.16 杨家湾H29平、剖面图 359
图2.3.17 杨家湾H29出土陶器 359
图2.3.18 杨家湾H29出土陶缸 360
图2.3.19 杨家湾H30平、剖面图 362
图2.3.20 杨家湾H31平、剖面图 364
图2.3.21 杨家湾H31出土陶器和石器 365
图2.3.22 陶大口尊照片(杨家湾H31:1) 365
图2.3.23 杨家湾H32平、剖面图 367
图2.3.24 杨家湾H32出土陶器 368
图2.3.25 杨家湾H32出土陶器 370
图2.3.26 杨家湾H33平、剖面图 372
图2.3.27 杨家湾H33出土陶器 373
图2.3.28 杨家湾H33出土柱础石(H33:42) 374
图2.3.29 杨家湾H34平、剖面图 376
图2.3.30 杨家湾H34出土陶、瓷器 377
图2.3.31 烧结墙体残块(杨家湾H34:36) 378
图2.3.32 杨家湾H35平、剖面图 381
图2.3.33 杨家湾H35出土陶器 382
图2.3.34 陶缸照片(杨家湾H35:21) 382
图2.3.35 杨家湾H36平、剖面图 385
图2.3.36 杨家湾H36出土陶器 386
图2.3.37 石刀(杨家湾H36:15) 386
图2.3.38 杨家湾H37平、剖面图 389
图2.3.39 杨家湾H37出土陶器 390
图2.3.40 陶纺轮(杨家湾H37:7) 390
图2.3.41 杨家湾H38平、剖面图 392
图2.3.42 陶缸(杨家湾H38:2) 393
图2.3.43 杨家湾H39平、剖面图 394
图2.3.44 杨家湾H39出土陶器 394
图2.3.45 杨家湾H40平、剖面图 396
图2.3.46 杨家湾H40出土陶器 397
图2.3.47 陶罐照片(杨家湾H40:1) 397
图2.3.48 杨家湾H41平、剖面图 399
图2.3.49 杨家湾H41出土陶器 400
图2.3.50 杨家湾H42平、剖面图 402
图2.3.51 杨家湾H42出土陶器 403
图2.3.52 陶鼎照片(杨家湾H42:1) 403
图2.3.53 杨家湾H43平、剖面图 406
图2.3.54 杨家湾H43出土陶器 407
图2.4.1 杨家湾北坡2014年发掘区探方及遗迹分布 410
图2.4.2 杨家湾Q1914T1811西壁剖面图 410
图2.4.3 杨家湾Q1914T1811第3层出土陶器 411
图2.4.4 杨家湾Q1914T1811、T1911第4层出土陶、瓷器 416
图2.4.5 杨家湾Q1914T1911第4层出土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 416
图2.4.6 杨家湾Q1914T1811、T1911第5层出土陶器 421
图2.4.7 杨家湾F6中部屋顶的支撑柱的础石 425
图2.5.1 杨家湾坡顶发掘区不同阶段地形变化示意图 431
插表目录
表2.1.1 杨家湾1963〜1994年发掘墓葬登记表 054
表2.2.1 杨家湾Q1713T1303第2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064
表2.2.2 杨家湾Q1713T1303第2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066
表2.2.3 杨家湾Q1713T1403第2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066
表2.2.4 杨家湾Q1713T1403第2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067
表2.2.5 杨家湾Q1713T1303第3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068
表2.2.6 杨家湾Q1713T1303第3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069
表2.2.7 杨家湾Q1712T0917第2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071
表2.2.8 杨家湾Q1712T0917第2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072
表2.2.9 杨家湾Q1712T0918第2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073
表2.2.10 杨家湾Q1712T0918第2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074
表2.2.11 杨家湾Q1712T0917第3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076
表2.2.12 杨家湾Q1712T0917第3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077
表2.2.13 杨家湾Q1712T0915第4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080
表2.2.14 杨家湾Q1712T0915第4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081
表2.2.15 杨家湾Q1712T0917第4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081
表2.2.16 杨家湾Q1712T0917第4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083
表2.2.17 杨家湾Q1712T0917第5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084
表2.2.18 杨家湾Q1712T0917第5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085
表2.2.19 杨家湾Q1712T0917第6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088
表2.2.20 杨家湾Q1712T0917第6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089
表2.2.21 杨家湾Q1712T0816第2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092
表2.2.22 杨家湾Q1712T0816第2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093
表2.2.23 杨家湾Q1712T0817第2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094
表2.2.24 杨家湾Q1712T0817第2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095
表2.2.25 杨家湾Q1712T0816第3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098
表2.2.26 杨家湾Q1712T0816第3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099
表2.2.27 杨家湾Q1712T0817第3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099
表2.2.28 杨家湾Q1712T0817第3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101
表2.2.29 杨家湾Q1712T0816第4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103
表2.2.30 杨家湾Q1712T0816第4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104
表2.2.31 杨家湾Q1712T0817第4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104
表2.2.32 杨家湾Q1712T0817第4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105
表2.2.33 杨家湾Q1712T1010〜T1015发掘探方地层关系对应表 107
表2.2.34 杨家湾Q1712T1013第3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133
表2.2.35 杨家湾Q1712T1013第3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134
表2.2.36 杨家湾Q1712T1014第3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135
表2.2.37 杨家湾Q1712T1014第3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137
表2.2.38 杨家湾Q1712T1015第3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138
表2.2.39 杨家湾Q1712T1015第3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140
表2.2.40 杨家湾Q1712T1013第3层、T1014第3层、T1015第3层木炭样品加速质谱仪(AMS)碳-14测年数据 141
表2.2.41 杨家湾Q1712T1013第4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142
表2.2.42 杨家湾Q1712T1013第4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143
表2.2.43 杨家湾Q1712T1013第5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166
表2.2.44 杨家湾Q1712T1013第5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168
表2.2.45 杨家湾Q1712T1014第4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168
表2.2.46 杨家湾Q1712T1014第4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170
表2.2.47 杨家湾Q1712T1014第5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171
表2.2.48 杨家湾Q1712T1014第5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173
表2.2.49 杨家湾Q1712T1015第4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173
表2.2.50 杨家湾Q1712T1015第4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175
表2.2.51 杨家湾Q1712T1015第5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176
表2.2.52 杨家湾Q1712T1015第5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176
表2.2.53 杨家湾Q1712T1015第6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177
表2.2.54 杨家湾Q1712T1015第6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178
表2.2.55 杨家湾Q1712T1014第4层、T1015第4〜6层木炭样品加速质谱仪(AMS)碳-14测年数据 179
表2.2.56 杨家湾Q1712T1011第3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188
表2.2.57 杨家湾Q1712T1011第3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190
表2.2.58 杨家湾Q1712T1013第7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190
表2.2.59 杨家湾Q1712T1013第7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192
表2.2.60 杨家湾Q1712T1011第4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195
表2.2.61 杨家湾Q1712T1011第4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196
表2.2.62 杨家湾Q1712T1014第6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201
表2.2.63 杨家湾Q1712T1014第6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203
表2.2.64 杨家湾Q1712T1014第7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203
表2.2.65 杨家湾Q1712T1014第7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204
表2.2.66 杨家湾Q1712T1014第8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205
表2.2.67 杨家湾Q1712T1014第8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205
表2.2.68 杨家湾Q1712T1015第7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206
表2.2.69 杨家湾Q1712T1015第7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207
表2.2.70 杨家湾Q1712T1015第7层木炭样品加速质谱仪(AMS)碳-14测年数据 207
表2.2.71 杨家湾H8陶系、纹饰统计表 210
表2.2.72 杨家湾H8可辨器形统计表 211
表2.2.73 杨家湾H9陶系、纹饰统计表 215
表2.2.74 杨家湾H9可辨器形统计表 216
表2.2.75 杨家湾H10陶系、纹饰统计表 218
表2.2.76 杨家湾H10可辨器形统计表 219
表2.2.77 杨家湾H11陶系、纹饰统计表 220
表2.2.78 杨家湾H11可辨器形统计表 221
表2.2.79 杨家湾H12陶系、纹饰统计表 222
表2.2.80 杨家湾H12可辨器形统计表 223
表2.2.81 杨家湾H14陶系、纹饰统计表 226
表2.2.82 杨家湾H14可辨器形统计表 227
表2.2.83 杨家湾H15陶系、纹饰统计表 228
表2.2.84 杨家湾H15可辨器形统计表 230
表2.2.85 杨家湾H16陶系、纹饰统计表 231
表2.2.86 杨家湾H16可辨器形统计表 233
表2.2.87 杨家湾H17陶系、纹饰统计表 233
表2.2.88 杨家湾H17可辨器形统计表 234
表2.2.89 杨家湾H18陶系、纹饰统计表 235
表2.2.90 杨家湾H18可辨器形统计表 236
表2.2.91 杨家湾H19陶系、纹饰统计表 238
表2.2.92 杨家湾H19可辨器形统计表 239
表2.2.93 杨家湾H20陶系、纹饰统计表 240
表2.2.94 杨家湾H20可辨器形统计表 241
表2.2.95 杨家湾H21陶系、纹饰统计表 243
表2.2.96 杨家湾H21可辨器形统计表 245
表2.2.97 杨家湾H22陶系、纹饰统计表 246
表2.2.98 杨家湾H22可辨器形统计表 248
表2.2.99 杨家湾H23陶系、纹饰统计表 249
表2.2.100 杨家湾H23可辨器形统计表 250
表2.2.101 杨家湾H25陶系、纹饰统计表 252
表2.2.102 杨家湾H25可辨器形统计表 253
表2.2.103 杨家湾G1陶系、纹饰统计表 260
表2.2.104 杨家湾G1可辨器形统计表 262
表2.2.105 杨家湾G2陶系、纹饰统计表 264
表2.2.106 杨家湾G2可辨器形统计表 265
表2.2.107 杨家湾J1陶系、纹饰统计表 276
表2.2.108 杨家湾J1可辨器形统计表 276
表2.2.109 杨家湾F4柱坑登记表 281
表2.2.110 杨家湾F4疑似础石登记表 282
表2.2.111 杨家湾2013年发掘墓葬M16〜M22登记表 327
表2.3.1 杨家湾Q1813T0114第3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330
表2.3.2 杨家湾Q1813T0114第3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330
表2.3.3 杨家湾Q1813T0113第4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335
表2.3.4 杨家湾Q1813T0113第4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337
表2.3.5 杨家湾Q1813T0114第4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337
表2.3.6 杨家湾Q1813T0114第4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339
表2.3.7 杨家湾Q1813T0114第5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341
表2.3.8 杨家湾Q1813T0114第5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342
表2.3.9 杨家湾Q1813T0213第5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343
表2.3.10 杨家湾Q1813T0213第5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344
表2.3.11 杨家湾Q1813T0114第6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346
表2.3.12 杨家湾Q1813T0114第6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347
表2.3.13 杨家湾Q1813T0213第6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347
表2.3.14 杨家湾Q1813T0213第6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348
表2.3.15 杨家湾Q1813T0114第7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349
表2.3.16 杨家湾Q1813T1014第7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350
表2.3.17 杨家湾H26陶系、纹饰统计表 355
表2.3.18 杨家湾H26可辨器形统计表 356
表2.3.19 杨家湾H28陶系、纹饰统计表 356
表2.3.20 杨家湾H28可辨器形统计表 358
表2.3.21 杨家湾H29陶系、纹饰统计表 361
表2.3.22 杨家湾H29可辨器形统计表 362
表2.3.23 杨家湾H30陶系、纹饰统计表 362
表2.3.24 杨家湾H30可辨器形统计表 363
表2.3.25 杨家湾H31陶系、纹饰统计表 365
表2.3.26 杨家湾H31可辨器形统计表 367
表2.3.27 杨家湾H32陶系、纹饰统计表 370
表2.3.28 杨家湾H32可辨器形统计表 372
表2.3.29 杨家湾H33陶系、纹饰统计表 374
表2.3.30 杨家湾H33可辨器形统计表 376
表2.3.31 杨家湾H34陶系、纹饰统计表 379
表2.3.32 杨家湾H34可辨器形统计表 380
表2.3.33 杨家湾H35陶系、纹饰统计表 383
表2.3.34 杨家湾H35可辨器形统计表 384
表2.3.35 杨家湾H35木炭样品加速质谱仪(AMS)碳-14测年数据 385
表2.3.36 杨家湾H36陶系、纹饰统计表 387
表2.3.37 杨家湾H36可辨器形统计表 388
表2.3.38 杨家湾H36木炭样品加速质谱仪(AMS)碳-14测年数据 389
表2.3.39 杨家湾H37陶系、纹饰统计表 391
表2.3.40 杨家湾H37可辨器形统计表 392
表2.3.41 杨家湾H38陶系、纹饰统计表 393
表2.3.42 杨家湾H38可辨器形统计表 393
表2.3.43 杨家湾H39陶系、纹饰统计表 395
表2.3.44 杨家湾H39可辨器形统计表 396
表2.3.45 杨家湾H40陶系、纹饰统计表 397
表2.3.46 杨家湾H40可辨器形统计表 399
表2.3.47 杨家湾H41陶系、纹饰统计表 400
表2.3.48 杨家湾H41可辨器形统计表 401
表2.3.49 杨家湾H42陶系、纹饰统计表 404
表2.3.50 杨家湾H42可辨器形统计表 405
表2.3.51 杨家湾H42木炭样品加速质谱仪(AMS)碳-14测年数据 406
表2.3.52 杨家湾H43陶系、纹饰统计表 407
表2.3.53 杨家湾H43可辨器形统计表 409
表2.4.1 杨家湾Q1914T1811第3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412
表2.4.2 杨家湾Q1914T1811第3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413
表2.4.3 杨家湾Q1914T1911第3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413
表2.4.4 杨家湾Q1914T1911第3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414
表2.4.5 杨家湾Q1914T1811第4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417
表2.4.6 杨家湾Q1914T1811第4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418
表2.4.7 杨家湾Q1914T1911第4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419
表2.4.8 杨家湾Q1914T1911第4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420
表2.4.9 杨家湾Q1914T1811第5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422
表2.4.10 杨家湾Q1914T1811第5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423
表2.4.11 杨家湾Q1914T1911第5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423
表2.4.12 杨家湾Q1914T1911第5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425
表2.5.1 杨家湾南坡地层和灰坑木炭样品加速质谱仪(AMS)碳-14测年数据 428
表2.5.2 杨家湾坡顶灰坑木炭样品加速质谱仪(AMS)碳-14测年数据 430
第三章 小嘴
第一节 遗址概况 434
第二节 地层 440
一、Q1610T1916、T2016〜Q1710T0116、T0216 南壁堆积状况 440
二、Q1610T1814西壁和Q1610T1815、T1816东壁堆积状况 466
三、Q1710T0412〜T0612南壁堆积状 况 480
四、Q1610T1416西壁堆积状况 494
五、发掘区层位关 系 495
第三节 灰坑 496
第四节 灰沟 626
第五节 房址 688
第六节 墓葬 698
第七节 其他调査遗物 717
第八节 年代与性质 723
一、年 代 723
二、冶铸遗物和木炭树种检测分析 724
三、性质 751
第四章 小王家嘴
第一节 遗址概况 754
一、发掘情况 754
二、遗物的整理与修复 756
三、玉石器检 测 762
第二节 地层 762
第三节 灰坑 763
第四节 墓葬 772
第五节 年代与性质 850
一、年代 850
二、性质 851
第五章 其他地点
第一节 城址与李家嘴 856
一、城址 856
二、李家 嘴 867
三、年代与性质 868
第二节 王家嘴 870
一、遗址概况 870
二、地层 870
三、灰坑 873
四、灰沟 874
五、其他遗存 876
六、年代与性质 886
第三节 杨家嘴 887
一、遗址概 况 887
二、地层 889
三、灰坑 889
四、墓葬 895
五、年代与性质 919
第四节 大邓湾 921
一、遗址概况 921
二、墓葬 922
三、年代与性质 928
第六章结语
第一节 年代 933
第二节 性质 947
Abstract / 952
后记/ 954
插图目录
图3.1.1 小嘴DEM地形图及该地点历年发掘区位置 434
图3.1.2小嘴正射影像及该地点历年发掘区位置 435
图3.1.3 石范(小嘴采:01) 435
图3.1.4 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小嘴发掘区航拍(上为东) 436
图3.1.5 2015〜2016年小嘴发掘区土壤XRF化学元素检测热力图 436
图3.1.6 2016年3〜6月小嘴发掘区航拍(上为北) 437
图3.1.7 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小嘴发掘区航拍(上为东) 438
图3.1.8 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小嘴发掘区航拍(上为东) 438
图3.1.9 小嘴发掘区自西向东生土面地势高差图 439
图3.1.10 小嘴2015〜2019年发掘区探方及遗迹分布 439
图3.2.1 小嘴Q1610T1916、T2016〜Q1710T0116、T0216南壁地层剖面图 .440
图3.2.2 小嘴Q1710T0116、T0215第2层出土铜钱 441
图3.2.3 孔雀石(小嘴Q1710T0114:1) 441
图3.2.4 青铜爵足(小嘴Q1710T0315:4) 442
图3.2.5 小嘴Q1610T2016和Q1710T0216、T0314第3层出土陶、瓷器.442
图3.2.6 坩埚残片(小嘴Q1710T0114:1) 443
图3.2.7 孔雀石(小嘴Q1610T1917:5) 443
图3.2.8 石镞(小嘴Q1710T0314:2) 443
图3.2.9 小嘴Q1710T0116和Q1610T2016第4层出土青铜器和其他器物 444
图3.2.10 小嘴Q1710T0116、T0216、T0315、T0414第4层出土陶、瓷器 445
图3.2.11 小嘴Q1710T0215、T0216第4层出土坩埚残块 446
图3.2.12 小嘴Q1610T2016、Q1710T0114、T0216第4层出土石器 448
图3.2.13 小嘴Q1610T2016第4层出土石锛照片 449
图3.2.14 小嘴Q1610T2016第4层出土石斧照片 449
图3.2.15 小嘴Q1710T0216、Q1610T2016第4层出土石镰照片 449
图3.2.16 石凿照片(小嘴Q1610T2016:28) 449
图3.2.17 磨石照片(小嘴Q1610T2016:19) 449
图 3.2.18 小嘴 Q1610T1816 和 Q1710T0216第 5 层出土陶器 460
图3.2.19 小嘴Q1710T0215、T0216第5层出土陶器和石器 461
图3.2.20石镞照片(小嘴Q1710T0215:1) 461
图3.2.21 小嘴Q1710T0216第5层出土砺石照片 462
图3.2.22 小嘴Q1710T0216第5层木炭样品切面显微影像 462
图3.2.23 小嘴Q1610T1814西壁地层剖面图 466
图3.2.24 小嘴Q1610T1815、T1816东壁地层剖面图 466
图3.2.25 小嘴Q1610T1712、T1714、T1814、T1815、T1816、T1818第2层出土器物 467
图3.2.26 青铜锛(小嘴Q1610T1816:7) 468
图3.2.27 小嘴Q1610T1715、T1816第3层出土陶器 468
图3.2.28 小嘴Q1610T1816第4层出土青铜颗粒 472
图3.2.29 小嘴Q1610T1716、T1815、T1816、T1915第4层出土陶器 473
图3.2.30 小嘴Q1610T1815、T1816第4层出土陶器 474
图3.2.31 小嘴Q1610T1716、T1815、T1816第4层出土陶器 475
图3.2.32 小嘴Q1610T1816第4层出土陶缸 476
图3.2.33 小嘴Q1610T1816第5层出土陶器 480
图3.2.34 小嘴Q1710T0412〜T0612南壁剖面图 481
图3.2.35 铜钱(小嘴Q1710T0311 :1) 481
图3.2.36 小嘴Q1710T0213、T0311、T0412、T0413第3层出土陶器 482
图3.2.37 小嘴Q1710T0213、T0311、T0312第3层出土绿松石 483
图3.2.38 孔雀石(小嘴Q1710T0412:22) 483
图3.2.39 小嘴Q1710T0313、T0412第3层出土石凿 483
图3.2.40 小嘴Q1710T0312、T0313、T0314、T0412第3层出土石器 484
图3.2.41 青铜刀(小嘴Q1710T0313:2) 487
图3.2.42 陶纺轮(小嘴Q1710T0412:1) 487
图3.2.43 小嘴Q1710T0412第4层出土印纹硬陶器 487
图3.2.44 小嘴Q1610T1416西壁地层剖面图 494
图3.2.45 小嘴发掘区层位关系图 495
图3.3.1 小嘴H1平、剖面图 496
图3.3.2 小嘴H1出土陶器 496
图3.3.3 小嘴H3平、剖面图 498
图3.3.4 石凿(小嘴H3:1) 499
图3.3.5 小嘴H4平、剖面图 500
图3.3.6 陶缸照片(小嘴H4:8) 501
图3.3.7 小嘴H4出土陶器 501
图3.3.8 小嘴H5平、剖面图 503
图3.3.9 陶鬲照片(小嘴H5:3) 504
图3.3.10 小嘴H5出土陶器和玉器 504
图3.3.11 小嘴H6平、剖面图 506
图3.3.12 小嘴H6出土陶器和石器 507
图3.3.13 小嘴H6出土砺石照片 507
图3.3.14 小嘴H7平、剖面图 509
图3.3.15 小嘴H8平、剖面图 509
图 3.3.16 陶缸(小嘴 H8:1) 510
图3.3.17 小嘴H9平、剖面图 511
图3.3.18 小嘴H9出土陶器和石器 512
图3.3.19 石凿照片(小嘴H9:3) 512
图3.3.20 小嘴H9木炭样品切面显微影像 513
图3.3.21 小嘴H10平、剖面图 515
图3.3.22 石锛(小嘴H10:1) 515
图3.3.23 小嘴H11平、剖面图 517
图3.3.24 小嘴H11出土陶器 517
图3.3.25 陶豆照片(小嘴H11:5) 518
图3.3.26 小嘴H11出土陶器线图和照片 519
图3.3.27 小嘴H11出土陶器和石器 520
图3.3.28 小嘴H11出土砺石照片 520
图3.3.29 小嘴H12平、剖面图 524
图3.3.30 小嘴H12出土陶器 524
图3.3.31 砺石(小嘴H12:10) 525
图3.3.32 小嘴H13平、剖面图 527
图3.3.33 小嘴H13出土陶器和石器 528
图3.3.34 陶折肩尊照片(小嘴H13:3) 529
图3.3.35 小嘴H13出土部分砺石照片 530
图3.3.36 小嘴H14平、剖面图和照片 532
图3.3.37 小嘴H14出土陶器 533
图3.3.38 小嘴H18平、剖面图 534
图3.3.39 青铜锛(小嘴H18:1) 534
图3.3.40 小嘴H32平、剖面图 535
图3.3.41 小嘴H32出土陶器 536
图3.3.42 小嘴H40平、剖面图 539
图3.3.43 小嘴H40出土陶缸 539
图3.3.44 小嘴H41平、剖面图 543
图3.3.45 小嘴H42平、剖面图 546
图3.3.46 小嘴H42出土陶范和青铜颗粒 547
图3.3.47 小嘴H42出土陶范和青铜颗粒照片 547
图3.3.48 小嘴H42木炭样品切面显微影像 548
图3.3.49 小嘴H42出土陶器和石器 549
图3.3.50 小嘴H44平、剖面图 554
图3.3.51 陶爵照片(小嘴H44:5) 555
图3.3.52 小嘴H44出土陶器 555
图3.3.53 小嘴H45平、剖面图 557
图3.3.54 石砧(小嘴H45:2) 558
图3.3.55 小嘴H46平、剖面图 560
图3.3.56 小嘴H46出土陶器 560
图3.3.57 石镰(小嘴H46:5) 561
图3.3.58 小嘴H46木炭样品切面显微影像 561
图3.3.59 小嘴H47平、剖面图 563
图3.3.60 小嘴H47出土陶器 564
图3.3.61 小嘴H48平、剖面图 566
图3.3.62 小嘴H50平、剖面图 566
图3.3.63 小嘴H50出土陶器和石器 567
图3.3.64 小嘴H52平、剖面图 567
图3.3.65 小嘴H53平、剖面图 568
图3.3.66 小嘴H53出土砺石 568
图3.3.67 小嘴H54平、剖面图 569
图3.3.68 小嘴H54出土印纹硬陶罐 569
图3.3.69 小嘴H55平、剖面图 570
图3.3.70 小嘴H55出土陶器 571
图3.3.71 石牌饰(小嘴H61:1) 572
图3.3.72 小嘴H72平、剖面图和照片 573
图3.3.73 小嘴H72出土青铜器和石器 575
图3.3.74 小嘴H72出土陶器 575
图3.3.75 小嘴H73平、剖面图 578
图3.3.76 小嘴H73出土陶器 579
图3.3.77 陶鬲(小嘴H73:6)出土情况 579
图3.3.78 小嘴H73出土陶器 581
图3.3.79 小嘴H73出土陶器 582
图3.3.80 陶学(小嘴H73:3)出土情况 582
图3.3.81 小嘴H73出土陶缸 583
图3.3.82 小嘴H73出土青铜器、陶器和石器等 584
图3.3.83 卜骨(小嘴H73:72) 585
图3.3.84 小嘴H74平、剖面图 588
图3.3.85 小嘴H74出土陶器 589
图3.3.86 小嘴H74出土石器 589
图3.3.87 小嘴H75平、剖面图和照片 592
图3.3.88 青铜刀(小嘴H75:37) 592
图3.3.89 小嘴H75出土陶鬲 593
图3.3.90 小嘴H75出土陶器 594
图3.3.91 小嘴H75出土陶器 594
图3.3.92 小嘴H76平、剖面图 597
图3.3.93 小嘴H76出土陶器 598
图3.3.94 石纺轮(小嘴H76:16) 598
图3.3.95 小嘴H77平、剖面图 601
图3.3.96 砺石(小嘴H77:1) 601
图3.3.97 小嘴H78平、剖面图 603
图3.3.98 小嘴H79平、剖面图 605
图3.3.99 小嘴H79出土陶器 605
图3.3.100 小嘴H85平、剖面图 607
图3.3.101 小嘴H86平、剖面图 608
图3.3.102 小嘴H88出土陶鬲 610
图3.3.103 小嘴H89平、剖面图 611
图3.3.104 小嘴H90平、剖面图 612
图3.3.105 小嘴H90出土陶器 613
图3.3.106 小嘴H91平、剖面图 614
图3.3.107 小嘴H91出土陶器 615
图3.3.108 小嘴H94平、剖面图 615
图3.3.109 小嘴H95平、剖面图 617
图3.3.110 小嘴H95出土陶器 617
图3.3.111 小嘴H96平面图 617
图3.3.112 小嘴H96出土陶器和石器 618
图3.3.113 小嘴H97平、剖面图 620
图3.3.114 小嘴H98平面图和红烧土面照片 622
图3.3.115 小嘴H99平面图和照片 622
图3.3.116 小嘴H100出土陶器 623
图3.3.117 小嘴H100出土器物 623
图3.3.118 小嘴H101平、剖面图 624
图3.3.119 小嘴H101出土陶器 624
图3.3.120 小嘴H103平、剖面图 625
图3.3.121 小嘴H104平、剖面图 625
图3.3.122 小嘴H105平、剖面图 626
图3.3.123 小嘴H106平、剖面图 626
图3.4.1 小嘴G1俯视照片和平、剖面图 628
图3.4.2 小嘴G1-JPG1平、剖面图和照片 629
图3.4.3 小嘴G1-JPG1出土青铜器 630
图3.4.4 小嘴G1出土青铜器 630
图3.4.5 小嘴G1出土青铜颗粒 631
图3.4.6 小嘴G1-JPG1出土陶器 632
图3.4.7 小嘴G1-JPG1出土陶器 633
图3.4.8 小嘴G1-JPG1出土陶范照片 633
图3.4.9 小嘴G1-JPG1出土石器 634
图3.4.10 石镰照片(小嘴G1-JPG1:41) 634
图3.4.11小嘴G1-JPG2平、剖面图和照片 637
图3.4.12 小嘴G1-JPG2木炭样品切面显微影像 638
图3.4.13 小嘴G1出土陶坩埚残片 639
图3.4.14 小嘴G1-JPG2出土陶器 639
图3.4.15 小嘴G1-JPG2出土陶范举例 640
图3.4.16 小嘴G1-JPG2出土石器 641
图3.4.17 小嘴G1-JPG3平、剖面图和照片 644
图3.4.18 小嘴G1-JPG3出土陶器 645
图3.4.19 小嘴G1-JPG4平、剖面图和照片 647
图3.4.20 小嘴G1-JPG4出土陶器 648
图3.4.21小嘴G1-JPG5平、剖面图和照片 651
图3.4.22 小嘴G1-JPG5出土青铜器、石器和陶器 652
图3.4.23 青铜爵足照片(小嘴G1-JPG5:11) 652
图3.4.24 小嘴G1中第一类石块 652
图3.4.25 小嘴G1中第二类石块 652
图3.4.26 小嘴G2平、剖面图和俯视照片 656
图 3.4.27 小嘴 G2-JPG1 照片 656
图3.4.28 小嘴G2出土陶、瓷器 657
图3.4.29 小嘴G2出土陶器 659
图3.4.30 小嘴G2出土石器 659
图3.4.31 小嘴G3平面图 662
图3.4.32 小嘴G3-JPG1平、剖面图 663
图3.4.33 小嘴G3出土陶器 664
图3.4.34 小嘴G3-JPG2平、剖面图 665
图3.4.35 小嘴G4平面图 668
图3.4.36 小嘴G4-JPG1平、剖面图 668
图3.4.37 小嘴G4出土陶器 669
图3.4.38 小嘴G9出土陶器 671
图3.4.39 小嘴G12和G16出土陶器 672
图3.4.40 小嘴G13平、剖面图和俯视照片 673
图3.4.41 小嘴G13出土陶器 674
图3.4.42 小嘴G13出土石器 675
图3.4.43 小嘴G14平、剖面图 675
图3.4.44 小嘴G22陶罐、缸出土情况 678
图3.4.45 小嘴G23平、剖面图和石块堆积情况照片 679
图3.4.46 小嘴G25照片(右为北) 682
图3.4.47 小嘴G26剖面照片 684
图3.5.1 小嘴F1平、剖面图 688
图3.5.2小嘴F1第1层层表及其与H76的关系(左为北) 689
图3.5.3 小嘴F1南部第1层表面石块 689
图3.5.4 小嘴F1柱洞情况 690
图3.5.5 小嘴F1出土陶器 691
图3.5.6 小嘴F1出土陶器 692
图3.5.7 小嘴F1出土石器和铜炼渣 693
图3.5.8 小嘴F2平、剖面图和照片 697
图3.5.9 小嘴F2出土陶器 698
图3.6.1 小嘴M1、M2分布情况 699
图3.6.2 小嘴M1平、剖面图 699
图3.6.3 小嘴M1出土陶、瓷器 700
图3.6.4 小嘴M1出土瓷器照片 700
图3.6.5 小嘴M2平、剖面图 701
图3.6.6 青铜鼎(小嘴M2:1) 701
图3.6.7 青铜爵(小嘴M2:2) 702
图3.6.8 小嘴M3平、剖面图 703
图3.6.9 小嘴M3青铜爵、学、鼎组合 703
图3.6.10 小嘴M3中部人骨出土情况 704
图3.6.11 青铜学(小嘴M3:1) 705
图3.6.12 青铜学(小嘴M3:1)局部照片 705
图3.6.13 青铜爵(小嘴M3:2)局部照片 707
图3.6.14 青铜爵(小嘴M3:2) 707
图3.6.15 青铜扁足鼎(小嘴M3:3) 708
图3.6.16 青铜扁足鼎(小嘴M3:3)腹部受砸击痕迹 708
图3.6.17 小嘴M3青铜面具(M3:5)、青铜戈(M3:4)和玉柄形器(M3:28)出 土情况 709
图3.6.18 青铜面具(小嘴M3:5) 709
图3.6.19 小嘴M3出土青铜戈 710
图3.6.20 青铜钺(小嘴M3:9) 711
图3.6.21 青铜泡(小嘴M3:7) 711
图3.6.22 青铜镞(小嘴M3:12〜M3:27) 712
图3.6.23 圆陶片(小嘴M3:11) 713
图3.6.24 硬陶残片(小嘴M3:10)和圆陶片(小嘴M3:11)出土情况 713
图3.6.25 玉有领壁(小嘴M3:6) 714
图3.6.26 玉柄形器(小嘴M3:28) 715
图3.6.27 角镞(小嘴M3:31-M3:33) 715
图3.6.28 小嘴M3墓内烧骨 716
图3.7.1 小嘴采集青铜器和玉器 717
图3.7.2 小嘴采集陶器 718
图3.7.3 小嘴采集器物照片 719
图3.7.4 小嘴采集石器 720
图3.7.5 小嘴采集石器 721
图3.7.6 小嘴采集石范 722
图3.7.7 小嘴采集石范照片 722
图3.8.1 小嘴出土部分金属小件、铜冶金渣与坩埚/炉壁残块照片 727
图3.8.2 小嘴出土坩埚残片(G1-JPG3:18)内侧、外侧及剖面照片.727
图3.8.3 小嘴坩埚及炉壁残块的扫描电镜背散射电子照片 728
图3.8.4 小嘴铜冶金渣中的部分青铜颗粒 729
图3.8.5 小嘴铜冶金渣及浮渣/流铜扫描电镜背散射电子照片 730
图3.8.6 小嘴金属小件金相照片 732
图3.8.7 小嘴出土金属小件的铅锡二元散点图 733
图3.8.8 盘龙城小嘴、盘龙城以往出土、郑州商城青铜器主量元素对比 . 735
图3.8.9 盘龙城以往出土青铜器三组分析数据对比 736
图3.8.10 小嘴部分铜块、青铜爵足残片与浮渣的照片和显微分析 738
图3.8.11 盘龙城小嘴铸铜遗物检测样品与盘龙城以往出土、郑州商城青铜器微量元素对比 740
图3.8.12 盘龙城小嘴铸铜遗物检测样品与盘龙城以往出土、郑州商城、垣曲商城、二里头青铜器及矿石同位素数据对比 744
图3.8.13 盘龙城小嘴铸铜遗物检测样品与盘龙城以往出土、郑州商城、垣曲商城青铜器铅同位素小提琴图对比 745
图3.8.14 小嘴栎属木炭样品 747
图3.8.15 小嘴豆梨木炭样品 747
图3.8.16 小嘴柿属木炭样品 748
图3.8.17 小嘴未鉴定阔叶树木炭样品 748
图3.8.18 小嘴开放型维管束竹子木炭样品 749
图3.8.19 小嘴开放型维管束竹子横切面局部 749
图3.8.20 小嘴半开放型维管束竹子木炭样品 750
图4.1.1 小王家嘴DEM地形图和发掘区位置 754
图4.1.2 小王家嘴正射影像和发掘区位置 755
图4.1.3 小王家嘴鸟瞰(上为东) 755
图4.1.4 小王家嘴发掘区探方及遗迹分布 756
图4.1.5 小王家嘴发掘区航拍(上为北) 757
图4.1.6 小王家嘴墓地出土青铜器及墓葬 758
图4.1.7 小王家嘴M1陶器出土情况 759
图4.1.8 小王家嘴墓地出土青铜器整理 759
图4.1.9 青铜器整理及样品采集 760
图4.1.10 青铜器四种修复方式举例 761
图4.1.11 便携式红外矿物分析仪检测 762
图4.2.1 小王家嘴发掘区树木根系对遗址的破坏 762
图4.3.1 小王家嘴H1俯视照片 764
图4.3.2 小王家嘴H1平、剖面图 764
图4.3.3 青铜觚(小王家嘴H1:1) 765
图4.3.4 青铜爵(小王家嘴H1:2) 766
图4.3.5 青铜斝(小王家嘴H1:3) 767
图4.3.6 青铜爵(小王家嘴H1:2)局部照片 768
图4.3.7 小王家嘴H2俯视照片和平、剖面图 768
图4.3.8 小王家嘴H3、H4平、剖面图 769
图4.3.9 小王家嘴H5俯视照片和平、剖面图 770
图4.3.10 小王家嘴H6俯视照片和平、剖面图 770
图4.3.11 小王家嘴H7俯视照片和平、剖面图 771
图4.3.12 印纹硬陶尊(小王家嘴H7:1) 771
图4.3.13 小王家嘴H8俯视照片和平、剖面图 771
图4.4.1 小王家嘴M1照片 774
图4.4.2 小王家嘴M1平、剖面图 774
图4.4.3 青铜爵(小王家嘴M1:7) 775
图4.4.4 青铜爵(小王家嘴M1:7)修复前情况和局部照片 776
图4.4.5 青铜爵柱帽(小王家嘴M1:2) 776
图4.4.6 青铜学(小王家嘴M1:9) 777
图4.4.7 青铜鼎照片(小王家嘴M1:4) 778
图4.4.8 青铜鼎(小王家嘴M1:4) 779
图4.4.9 小王家嘴M1出土陶器 779
图4.4.10 小王家嘴M1出土陶纺轮和圆陶片 780
图4.4.11 小王家嘴M2俯视照片 780
图4.4.12 小王家嘴M2平、剖面图 781
图4.4.13 青铜学柱帽(小王家嘴M2:1) 781
图4.4.14 小王家嘴M3俯视照片 782
图4.4.15 小王家嘴M3平、剖面图 782
图4.4.16 青铜爵(小王家嘴M3:1)出土情况 783
图4.4.17 青铜爵(小王家嘴M3:1) 783
图4.4.18 小王家嘴M3出土陶器 784
图4.4.19 小王家嘴M5俯视照片 785
图4.4.20 小王家嘴M5平、剖面图 785
图4.4.21 小王家嘴M7俯视照片 785
图4.4.22 小王家嘴M7平、剖面图 785
图4.4.23 小王家嘴M7出土陶器 786
图4.4.24 小王家嘴M9俯视照片 787
图4.4.25 小王家嘴M9平、剖面图 787
图4.4.26 陶盆(小王家嘴M9:1) 787
图4.4.27 小王家嘴M10俯视照片 788
图4.4.28 小王家嘴M10平、剖面图 788
图4.4.29 小王家嘴M11俯视照片 789
图4.4.30 小王家嘴M11平、剖面图 789
图4.4.31 青铜爵(小王家嘴M11:1) 790
图4.4.32 陶斝(小王家嘴M11:2) 791
图4.4.33 小王家嘴M12俯视照片 791
图4.4.34 小王家嘴M12平、剖面图 792
图4.4.35 玉柄形器(小王家嘴M12:1) 792
图4.4.36 小王家嘴M13俯视照片 793
图4.4.37 小王家嘴M13平、剖面图 793
图4.4.38 玉柄形器(小王家嘴M13:1) 793
图4.4.39 小王家嘴M14俯视照片 794
图4.4.40 小王家嘴M14平、剖面图 794
图4.4.41 小王家嘴M14出土青铜器 795
图4.4.42 玉有领壁(小王家嘴M14:1) 796
图4.4.43 玉柱形器(小王家嘴M14:2) 796
图4.4.44 小王家嘴M15俯视照片 797
图4.4.45 小王家嘴M15平、剖面图 797
图4.4.46 小王家嘴M16俯视照片 798
图4.4.47 小王家嘴M16平、剖面图 798
图4.4.48 陶瓮(小王家嘴M16:1) 799
图4.4.49 小王家嘴M17俯视照片 800
图4.4.50 小王家嘴M17平、剖面图 800
图4.4.51 青铜爵(小王家嘴M17:7) 801
图4.4.52青铜爵(小王家嘴M17:7)出土情况和局部照片 801
图4.4.53 小王家嘴M17出土陶器和原始瓷 802
图4.4.54 陶簋(小王家嘴M17:1)出土情况 803
图4.4.55 陶簋线图(小王家嘴M17:1) 803
图4.4.56 陶纺轮(小王家嘴M17:2) 804
图4.4.57 小王家嘴M18俯视照片 805
图4.4.58 小王家嘴M18平、剖面图 805
图4.4.59 青铜刀(小王家嘴M18:2) 806
图4.4.60 陶鬲足(小王家嘴M18:4) 806
图4.4.61 玉钺(小王家嘴M18:1) 807
图4.4.62 石凿(小王家嘴M18:3) 807
图4.4.63 小王家嘴M21俯视照片 808
图4.4.64 小王家嘴M21平、剖面图 808
图4.4.65 陶口沿残片(小王家嘴M21:2) 808
图4.4.66 小王家嘴M23俯视照片 809
图4.4.67 小王家嘴M23平、剖面图 809
图4.4.68 陶口沿残片(小王家嘴M23:1) 809
图4.4.69 小王家嘴M24俯视照片 811
图4.4.70 小王家嘴M24平、剖面图 812
图4.4.71 青铜觚(小王家嘴M24:4) 813
图4.4.72 青铜觚(小王家嘴M24:4)修复前情况和局部照片 813
图4.4.73 青铜爵(小王家嘴M24:2) 814
图4.4.74 青铜爵照片(小王家嘴M24:2) 815
图4.4.75 青铜学(小王家嘴M24:11)出土情况 816
图4.4.76 青铜学照片(小王家嘴M24:11) 817
图4.4.77 青铜学线图(小王家嘴M24:11) 817
图4.4.78 青铜学(小王家嘴M24:11)局部照片 818
图4.4.79 青铜鼎(小王家嘴M24:12)出土情况 819
图4.4.80 青铜鼎(小王家嘴M24:12) 819
图4.4.81 青铜鼎(小王家嘴M24:12)修复前情况和局部照片 820
图4.4.82 青铜鼎线图(小王家嘴M24:13) 821
图4.4.83 青铜鼎照片(小王家嘴M24:13) 822
图4.4.84 青铜戈线图(小王家嘴M24:16) 823
图4.4.85 青铜戈照片(小王家嘴M24:16) 823
图4.4.86 青铜戈(小王家嘴M24:16)局部照片 823
图4.4.87 青铜刀(小王家嘴M24:3) 824
图4.4.88 青铜镞(小王家嘴M24:6〜M24:10)出土情况 824
图4.4.89 青铜镞(小王家嘴M24:6〜M24:10) 824
图4.4.90 陶缸(小王家嘴M24:1) 825
图4.4.91 陶缸(小王家嘴M24:15) 825
图4.4.92 陶缸(小王家嘴M24:14) 825
图4.4.93 圆陶片(小王家嘴M24:23) 826
图4.4.94 玉斧(小王家嘴M24:20) 826
图4.4.95 玉钺(小王家嘴M24:19)出土情况 827
图4.4.96 小王家嘴M24出土玉钺和与玉柄形器 827
图4.4.97 玉柄形器(小王家嘴M24:21) 828
图4.4.98 小王家嘴M25俯视照片 829
图4.4.99 小王家嘴M25平、剖面图 829
图4.4.100 青铜学(小王家嘴M25:1) 830
图4.4.101 青铜戈(小王家嘴M25:4) 831
图4.4.102 陶罐(小王家嘴M25:5) 832
图 4.4.103 小王家嘴M26俯视照片 833
图 4.4.104 小王家嘴M26平、剖面图 834
图 4.4.105 青铜觚(小王家嘴M26 3) 835
图 4.4.106 青铜觚 圈足(小王家嘴M26 :11) 837
图 4.4.107 青铜爵 (小王家嘴M26 1) 838
图 4.4.108 青铜爵 (小王家嘴M26 1)局部照片 839
图 4.4.109 青铜爵 (小王家嘴M26 8) 840
图 4.4.110 青铜爵 (小王家嘴M26 8)出土情况和局部照片 841
图 4.4.111 青铜斝 (小王家嘴M26 4) 842
图 4.4.112 青铜斝 (小王家嘴M26 4)修复前情况和局部照片 843
图 4.4.113 青铜斝 (小王家嘴M26 7)843
图 4.4.114 青铜斝 (小王家嘴M26 7)出土情况和局部照片 844
图 4.4.115 青铜鼎 (小王家嘴M26 2) 845
图 4.4.116 青铜鼎 (小王家嘴M26 2)出土情况和修复前情况照片 846
图 4.4.117 青铜鼎 (小王家嘴M26 6) 847
图 4.4.118 青铜鼎 (小王家嘴M26 6)出土情况和局部照片 848
图 4.4.119 圆陶片 (小王家嘴M26 :12) 849
图 4.4.120 印纹硬陶尊(小王家嘴M26 :5) 849
图 4.4.121 玉饰片 (小王家嘴M26:10) 849
图 4.4.122 石管(小王家嘴M26:9) 850
图5.1.1 城址部分探孔分布图 857
图5.1.2 城址高程模型 858
图5.1.3 北城垣探孔剖面线图 860
图5.1.4 东城垣探孔剖面线图 860
图5.1.5 南城垣分段版筑痕迹(上为北) 861
图5.1.6 南城垣下的石砌排水暗沟(上为北) 862
图5.1.7 G3平、剖面图 863
图5.1.8 西城垣探孔剖面线图 863
图5.1.9 北城门探孔剖面线图 864
图5.1.10 东门探孔剖面线图 865
图5.1.11 南门门道平面图 866
图5.1.12 李家嘴墓葬及周边遗迹分布 868
图5.2.1 王家嘴3TV33北壁剖面图 870
图5.2.2 王家嘴3TV33、3TV34第3层出土陶器 871
图5.2.3 王家嘴3TV33、3TV34第3层出土陶器 872
图5.2.4 王家嘴3TV33第4层出土陶器 873
图5.2.5 王家嘴H1平、剖面图 874
图5.2.6 王家嘴H2平、剖面图 874
图5.2.7 王家嘴G1出土陶器 875
图5.2.8 王家嘴Y1平、剖面图 876
图5.2.9 王家嘴M4平、剖面图 877
图5.2.10 王家嘴M4出土青铜觚、爵、学组合 878
图5.2.11 青铜觚(王家嘴M4:2) 879
图5.2.12 青铜爵(王家嘴M4:6) 880
图5.2.13 青铜学(王家嘴M4:7) 881
图5.2.14 青铜戈(王家嘴M4:1) 882
图5.2.15 青铜戈(王家嘴M4:5) 882
图5.2.16 青铜刀(王家嘴M4:9) 882
图5.2.17 青铜无翼镞(王家嘴M4:14) 883
图5.2.18 青铜有翼镞(王家嘴M4:4) 883
图5.2.19 青铜锛(王家嘴M4:3) 884
图5.2.20 青铜锥形器(王家嘴M4:12) 884
图5.2.21 砺石(王家嘴M4:8) 884
图5.2.22 砺石(王家嘴M4:11) 884
图5.2.23 骨管照片(王家嘴M4:10) 885
图5.2.24 王家嘴M4出土骨器 885
图5.2.25 王家嘴M4出土卜骨照片 886
图5.3.1 杨家嘴1997〜1998年发掘区遗迹分布 887
图5.3.2 杨家嘴2006年发掘区探方和遗迹分布 888
图5.3.3 杨家嘴2014年发掘区探方和遗迹分布 888
图5.3.4 杨家嘴H11平、剖面图 890
图5.3.5 杨家嘴H11、H12出土陶器 891
图5.3.6 杨家嘴H11出土砺石 891
图5.3.7 杨家嘴H12平、剖面图 892
图5.3.8 杨家嘴H12出土象牙 892
图5.3.9 杨家嘴H14平、剖面图 893
图5.3.10 杨家嘴H14出土陶器 894
图5.3.11 陶缸(杨家嘴H14:28) 894
图5.3.12 印纹硬陶片(杨家嘴H14:10) 895
图5.3.13 杨家嘴M12平面图 896
图5.3.14 青铜爵残片(杨家嘴M12:1) 896
图5.3.15 玉璋(杨家嘴M12:2) 896
图5.3.16 杨家嘴M13平面图 897
图5.3.17 青铜镞(杨家嘴M13:3) 897
图5.3.18 杨家嘴M13出土陶器 897
图5.3.19 杨家嘴M14平面图 898
图5.3.20 青铜爵(杨家嘴M14:1) 898
图5.3.21 陶饼(杨家嘴M14:2) 898
图5.3.22 杨家嘴M16平、剖面图 899
图5.3.23 青铜觚(杨家嘴M16:13) 900
图5.3.24 青铜爵(杨家嘴M16:7) 901
图5.3.25 青铜学(杨家嘴M16:6) 901
图5.3.26 青铜戈(杨家嘴M16:11) 902
图5.3.27 杨家嘴M16出土青铜锛 902
图5.3.28 杨家嘴M16出土陶器 903
图5.3.29 杨家嘴M16出土玉、石器照片 904
图5.3.30 杨家嘴M16出土玉、石器 905
图5.3.31 杨家嘴M21平、剖面图 906
图5.3.32 杨家嘴M21出土陶器 907
图5.3.33 杨家嘴M21出土玉器 907
图5.3.34 杨家嘴M23平、剖面图 908
图5.3.35 玉柄形器(杨家嘴M23:2) 908
图5.3.36 杨家嘴M26平、剖面图 910
图5.3.37 杨家嘴M26出土陶器分布 911
图5.3.38 青铜觚(杨家嘴M26:7) 911
图5.3.39 青铜爵(杨家嘴M26:1) 912
图5.3.40 青铜学(杨家嘴M26:2) 913
图5.3.41 杨家嘴M26出土青铜器和玉器分布情况 914
图5.3.42 青铜尊(杨家嘴M26:5) 915
图5.3.43 青铜鼎(杨家嘴M26:6) 916
图5.3.44 陶罐(杨家嘴M26:11) 917
图5.3.45 陶壶(杨家嘴M26:8) 917
图5.3.46 陶盆(杨家嘴M26:9) 917
图5.3.47 陶器座(杨家嘴M26:10) 918
图5.3.48 圆陶片(杨家嘴M26:14) 918
图5.3.49 玉柄形器(杨家嘴M26:12) 918
图5.4.1 大邓湾墓葬航拍(上为北) 922
图5.4.2 大邓湾M1平、剖面图 923
图5.4.3 大邓湾M1出土瓷罐、碗照片 923
图5.4.4 瓷碗(大邓湾M1:7) 924
图5.4.5 瓷碗(大邓湾M1:8) 924
图5.4.6 瓷罐(大邓湾M1:9) 924
图5.4.7 瓷罐(大邓湾M1:10) 924
图5.4.8 大邓湾M2和M3平、剖面图 925
图5.4.9 大邓湾M4平、剖面图 926
图5.4.10 瓷碗(大邓湾M4:7) 927
图5.4.11 瓷碗(大邓湾M4:8) 927
图5.4.12 瓷罐(大邓湾M4:1) 927
图5.4.13 瓷罐(大邓湾M4:2) 927
图5.4.14 陶地券(大邓湾M4:5) 928
图5.4.15 大邓湾M5和M6平、剖面图 929
图5.4.16 铁棺钉(大邓湾M6:10) 930
图5.4.17 铁棺钉(大邓湾M5:6) 930
图5.4.18 铁棺钉(大邓湾M6:3) 930
图6.1.1 2014年盘龙城 杨家湾南坡部分地层堆积出土的陶器标本 939
图6.1.2 杨家湾碳-14测年结果汇总及该地点遗存起止年代 941
图6.1.3 2016年小嘴G1、H11和H13出土陶器标本 943
图6.1.4 2017年小嘴F1、H73、H75、H76、T1815ぁT1816そ佚敍器标本 944
图6.1.5 小嘴碳-14测年结果汇总及该地点遗存起止年代 945
插表目录
表3.2.1 小嘴坩埚与炉壁残块渣层化学成分表 444
表3.2.2小嘴坩埚和炉壁残块陶质基体的平均化学成分与黏土基质化学成分表 444
表3.2.3 小嘴Q1710T0116第4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450
表3.2.4 小嘴Q1710T0116第4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451
表3.2.5 小嘴Q1610T2016第4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451
表3.2.6 小嘴Q1610T2016第4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452
表3.2.7 小嘴Q1610T1917第4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453
表3.2.8 小嘴Q1610T1917第4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453
表3.2.9 小嘴Q1710T0315第4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454
表3.2.10 小嘴Q1710T0315第4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455
表3.2.11 小嘴Q1710T0314第4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455
表3.2.12 小嘴Q1710T0314第4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456
表3.2.13 小嘴Q1710T0215第4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456
表3.2.14 小嘴Q1710T0215第4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457
表3.2.15 小嘴Q1710T0115第4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457
表3.2.16 小嘴Q1710T0115第4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458
表3.2.17 小嘴Q1710T0215第5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463
表3.2.18 小嘴Q1710T0215第5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464
表3.2.19 小嘴Q1710T0214第5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464
表3.2.20 小嘴Q1710T0214第5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465
表3.2.21 小嘴Q1610T1715第3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469
表3.2.22 小嘴Q1610T1715第3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470
表3.2.23 小嘴Q1610T1816第3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470
表3.2.24 小嘴Q1610T1816第3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471
表3.2.25 小嘴Q1610T1816第4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477
表3.2.26 小嘴Q1610T1816第4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478
表3.2.27 小嘴Q1610T1815、T1816第4层木炭样品加速质谱仪(AMS)碳-14测年数据 479
表3.2.28 小嘴Q1710T0413第3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484
表3.2.29 小嘴Q1710T0413第3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486
表3.2.30 小嘴Q1710T0412第4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488
表3.2.31 小嘴Q1710T0412第4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489
表3.2.32 小嘴Q1710T0411第4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490
表3.2.33 小嘴Q1710T0411第4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490
表3.2.34 小嘴Q1710T0113第4层陶系、纹饰统计表 491
表3.2.35 小嘴Q1710T0113第4层可辨器形统计表 493
表3.3.1 小嘴H1陶系、纹饰统计表 497
表3.3.2 小嘴H1可辨器形统计表 498
表3.3.3 小嘴H3陶系、纹饰统计表 499
表3.3.4 小嘴H3可辨器形统计表 500
表3.3.5 小嘴H4陶系、纹饰统计表 501
表3.3.6 小嘴H4可辨器形统计表 503
表3.3.7 小嘴H5陶系、纹饰统计表 504
表3.3.8 小嘴H5可辨器形统计表 505
表3.3.9 小嘴H6陶系、纹饰统计表 507
表3.3.10 小嘴H6可辨器形统计表 508
表3.3.11 小嘴H8陶系、纹饰统计表 510
表3.3.12 小嘴H8可辨器形统计表 511
表3.3.13 小嘴H9陶系、纹饰统计表 513
表3.3.14 小嘴H9可辨器形统计表 514
表3.3.15 小嘴H9木炭样品加速质谱仪(AMS)碳-14测年数据 515
表3.3.16 小嘴H10陶系、纹饰统计表 516
表3.3.17 小嘴H10可辨器形统计表 516
表3.3.18 小嘴H11陶系、纹饰统计表 521
表3.3.19 小嘴H11可辨器形统计表 522
表3.3.20 小嘴H11木炭样品加速质谱仪(AMS)碳-14测年数据 523
表3.3.21 小嘴H12陶系、纹饰统计表 525
表3.3.22 小嘴H12可辨器形统计表 526
表3.3.23 小嘴H12木炭样品加速质谱仪(AMS)碳-14测年数据 527
表3.3.24 小嘴H13陶系、纹饰统计表 530
表3.3.25 小嘴H13可辨器形统计表 531
表3.3.26 小嘴H13木炭样品加速质谱仪(AMS)碳-14测年数据 532
表3.3.27 小嘴H14木炭样品加速质谱仪(AMS)碳-14测年数据 533
表3.3.28 小嘴H32陶系、纹饰统计表 536
表3.3.29 小嘴H32可辨器形统计表 537
表3.3.30 小嘴H32木炭样品加速质谱仪(AMS)碳-14测年数据 538
表3.3.31 小嘴H40 (T2014部分)陶系、纹饰统计表 540
表3.3.32 小嘴H40 (T2014部分)可辨器形统计表 541
表3.3.33 小嘴H40 (T0114部分)陶系、纹饰统计表 541
表3.3.34 小嘴H40 (T0114部分)可辨器形统计表 542
表3.3.35 小嘴H41 (T2013部分)陶系、纹饰统计表 543
表3.3.36 小嘴H41 (T2013部分)可辨器形统计表 544
表3.3.37 小嘴H41 (T2014部分)陶系、纹饰统计表 544
表3.3.38 小嘴H41 (T2014部分)可辨器形统计表 545
表3.3.39 小嘴铜冶金渣化学成分表 550
表3.3.40 小嘴H42 (T2013部分)陶系、纹饰统计表 550
表3.3.41 小嘴H42 (T2013部分)可辨器形统计表 551
表3.3.42 小嘴H42 (T2012部分)陶系、纹饰统计表 552
表3.3.43 小嘴H42 (T2012部分)可辨器形统计表 553
表3.3.44 小嘴H42木炭样品加速质谱仪(AMS)碳-14测年数据 554
表3.3.45 小嘴H44陶系、纹饰统计表 555
表3.3.46 小嘴H44可辨器形统计表 557
表3.3.47 小嘴H45陶系、纹饰统计表 558
表3.3.48 小嘴H45可辨器形统计表 559
表3.3.49 小嘴H45木炭样品加速质谱仪(AMS)碳-14测年数据 559
表3.3.50 小嘴H46陶系、纹饰统计表 561
表3.3.51 小嘴H46可辨器形统计表 562
表3.3.52 小嘴H46木炭样品加速质谱仪(AMS)碳-14测年数据 563
表3.3.53 小嘴H47陶系、纹饰统计表 564
表3.3.54 小嘴H47可辨器形统计表 565
表3.3.55 小嘴H54木炭样品加速质谱仪(AMS)碳-14测年数据 570
表3.3.56 小嘴H55陶系、纹饰统计表 571
表3.3.57 小嘴H55可辨器形统计表 572
表3.3.58 小嘴H72陶系、纹饰统计表 576
表3.3.59 小嘴H72可辨器形统计表 577
表3.3.60 小嘴H73陶系、纹饰统计表 585
表3.3.61 小嘴H73可辨器形统计表 587
表3.3.62 小嘴H73木炭样品加速质谱仪(AMS)碳-14测年数据 587
表3.3.63 小嘴H74陶系、纹饰统计表 589
表3.3.64 小嘴H74可辨器形统计表 591
表3.3.65 小嘴H75陶系、纹饰统计表 595
表3.3.66 小嘴H75可辨器形统计表 596
表3.3.67 小嘴H75木炭样品加速质谱仪(AMS)碳-14测年数据 597
表3.3.68 小嘴H76陶系、纹饰统计表 599
表3.3.69 小嘴H76可辨器形统计表 600
表3.3.70 小嘴H76木炭样品加速质谱仪(AMS)碳-14测年数据 601
表3.3.71 小嘴H77陶系、纹饰统计表 602
表3.3.72 小嘴H77可辨器形统计表 603
表3.3.73 小嘴H78陶系、纹饰统计表 604
表3.3.74 小嘴H78可辨器形统计表 604
表3.3.75 小嘴H79陶系、纹饰统计表 605
表3.3.76 小嘴H79可辨器形统计表 606
表3.3.77 小嘴H85陶系、纹饰统计表 607
表3.3.78 小嘴H85可辨器形统计表 608
表3.3.79 小嘴H86陶系、纹饰统计表 608
表3.3.80 小嘴H86可辨器形统计表 609
表3.3.81 小嘴H88木炭样品加速质谱仪(AMS)碳-14测年数据 610
表3.3.82 小嘴H89陶系、纹饰统计表 611
表3.3.83 小嘴H89器形统计表 612
表3.3.84 小嘴H90陶系、纹饰统计表 613
表3.3.85 小嘴H90器形统计表 614
表3.3.86 小嘴H94陶系、纹饰统计表 616
表3.3.87 小嘴H94可辨器形统计表 616
表3.3.88 小嘴H96陶系、纹饰统计表 618
表3.3.89 小嘴H96可辨器形统计表 619
表3.3.90 小嘴H97陶系、纹饰统计表 620
表3.3.91 小嘴H97可辨器形统计表 621
表3.3.92 小嘴H104木炭样品加速质谱仪(AMS)碳-14测年数据 625
表3.4.1 小嘴G1-JPG1陶系、纹饰统计表 634
表3.4.2 小嘴G1-JPG1可辨器形统计表 636
表3.4.3 小嘴G1-JPG2陶系、纹饰统计表 641
表3.4.4 小嘴G1-JPG2可辨器形统计表 643
表3.4.5 小嘴G1-JPG3陶系、纹饰统计表 645
表3.4.6 小嘴G1-JPG3可辨器形统计表 646
表3.4.7 小嘴G1-JPG4陶系、纹饰统计表 648
表3.4.8 小嘴G1-JPG4可辨器形统计表 650
表3.4.9 小嘴G1-JPG5陶系、纹饰统计表 653
表3.4.10 小嘴G1-JPG5可辨器形统计表 654
表3.4.11 小嘴G1木炭样品加速质谱仪(AMS)碳-14测年数据 655
表3.4.12 小嘴G2陶系、纹饰统计表 660
表3.4.13 小嘴G2可辨器形统计表 661
表3.4.14 小嘴G3陶系、纹饰统计表 666
表3.4.15 小嘴G3可辨器形统计表 667
表3.4.16 小嘴G14陶系、纹饰统计表 676
表3.4.17 小嘴G14可辨器形统计表 676
表3.4.18 小嘴G22陶系、纹饰统计表 678
表3.4.19 小嘴G22可辨器形统计表 679
表3.4.20 小嘴G23陶系、纹饰统计表 680
表3.4.21 小嘴G23可辨器形统计表 680
表3.4.22 小嘴G24陶系、纹饰统计表 681
表3.4.23 小嘴G24可辨器形统计表 682
表3.4.24 小嘴G25陶系、纹饰统计表 683
表3.4.25 小嘴G25可辨器形统计表 684
表3.4.26 小嘴G26 (T1714部分)陶系、纹饰统计表 685
表3.4.27 小嘴G26 (T1714部分)可辨器形统计表 686
表3.4.28 小嘴G26 (T1814部分)陶系、纹饰统计表 686
表3.4.29 小嘴G26 (T1814部分)可辨器形统计表 687
表3.4.30 小嘴G26木炭样品加速质谱仪(AMS)碳-14测年数据 687
表3.5.1 小嘴T1714〜T1915F1陶系、纹饰统计表 694
表3.5.2 小嘴T1714〜T1915F1可辨器形统计表 695
表3.5.3 小嘴F1木炭样品加速质谱仪(AMS)碳-14测年数据 696
表3.6.1 小嘴墓葬出土器物登记表 698
表3.8.1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科技考古实验室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精度测试结果 725
表3.8.2 小嘴铸铜遗物检测样品信息表 725
表3.8.3 小嘴坩埚与炉壁残块渣层化学成分表 728
表3.8.4小嘴坩埚和炉壁残块陶质基体的平均化学成分与黏土基质化学成分表 729
表3.8.5 小嘴铜冶金渣化学成分表 730
表3.8.6 小嘴熔铜浮渣/流铜样品中未氧化部分的化学成分表 731
表3.8.7 小嘴金属小件器物的金相组织与化学成分表 731
表3.8.8 小嘴铸铜遗物检测样品的微量元素和铅同位素分析结果 739
表3.8.9 小嘴木炭鉴定结果 746
表 4.4.1 小王家嘴墓葬登记表 772
表 4.5.1 小王家嘴青铜质碎器统计情况 853
表5.3.1 杨家嘴1997〜2014年发掘墓葬登记表 895
表6.1.1 王家嘴、 杨家湾、杨家嘴1963〜1994年考古发掘木炭样品加速质谱仪(AMS)碳-14测年数据 934
表6.1.2 杨家湾2014年考古发掘木炭样品加速质谱仪(AMS)碳-14测年数据 935
表6.1.3 小嘴2016年考古发掘木炭样品加速质谱仪(AMS)碳-14测年数据 936
表6.1.4 小嘴、 杨家湾2017年考古发掘木炭样品加速质谱仪(AMS)碳-14测年数据 937
彩版目录
图版1 2006年12月23日 杨家湾F4发掘现场
图版2 2006年12月23日 杨家湾F4发掘现场
图版3 2008年5月14日 杨家湾南坡发掘现场
图版4 2013年11月4日考古队员在发掘现场进行测绘
图版5 2013年11月10日张忠培先生(左一)在盘龙城考古工地指导工作
图版6 2013年11月18日杨宝成先生(右四)与考古队员合影
图版7 2013年11月30日陈振裕先生(后排右三)与考古队员合影
图版8 2013年12月28日李伯谦先生(左二)考察 杨家湾南坡发掘现场
图版9 2013年12月28日李伯谦先生(左二)考察杨家湾南坡发掘现场
图版10 2013年12月28日李伯谦(右三)、刘绪(右四)先生等在盘龙城考古工 地指导工作
图版11 2013年12月31日罗泰(后排左六)、高崇文(后排左七)、孙华(后排左八)、陈昭容(后排左五)先生等与考古队员合影
图版12 2014年7月15日李伯谦(左二)、胡美洲(左三)、刘绪(左四)先生 等在盘龙城考古工地指导工作
图版13 2014年11月5日贝格立先生(右一)考察盘龙城遗址工作站库房
图版14 2014年12月3日考古队员合影
图版15 2014年12月12日杜金鹏先生(后排右八)等与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工作人员及盘龙城遗址考古队员合影
图版16 2014年12月7日苏荣誉(左四)、孙华(左二)、李永迪(左一)、 荆志淳(左五)先生等考察盘龙城遗址工作站
图版17 2014年12月7日荆志淳先生(右一)在盘龙城考古工地指导工作
图版18 2015年1月7日考古队员进行:RTK控制点校验
图版19 2015年1月7日考古队员运用RTK进行碎部测量
图版20 2015年1月21日张海(右一)、王辉(右二)先生到盘龙城考古工地指 导工作
图版21 2015年12月15日刘绪先生(左二)在盘龙城考古工地指导工作
图版22 2015年12月15日刘绪先生(右一)在盘龙城考古工地指导工作
图版23 2016年1月2日苏荣誉先生(右一)等在盘龙城考古工地指导工作
图版24 2016年1月7日王风竹先生(后排右四)等与考古队员合影
图版25 2016年1月17日考古队员进行土壤XRF化学元素检测
图版26 2016年3月23日彭金章先生(右一)在盘龙城考古工地指导工作
图版27 2016年3月19日杜金鹏(左五)、方辉(左三)先生等在盘龙城考古工地指导工作
图版28 2016年6月10日魏霞修复陶器
图版29 2016年11月6日考古队员在盘龙湖湖面进行勘探
图版30 2016年11月6日考古队员在盘龙湖湖面进行勘探
图版31 2016年4月13日李伯谦(前排左三)、刘绪(前排左四)先生等与考古队员合影
图版32 2016年4月16日刘绪先生(前排右二)等考察盘龙城遗址工作站库房
图版33 2017年2月18日考古队员调试无人机
图版34 2017年2月18日考古队员在小嘴发掘区清理灰坑
图版35 2017年2月19日小嘴TG2发掘现场
图版36 2017年12月3日罗森先生(左一)考察盘龙城遗址工作站库房
图版37 2017年12月3日许杰先生(右二)考察盘龙城遗址工作站库房
图版38 2017年2月11日元宵节 考古队员合影
图版39 2018年4月7日考古队员在黄陂区进行调查
第二巻
总序/i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002
二、研究工作历程与方法 003
三、江汉地区古环境研究简史 009
四、盘龙城遗址地理环境特征 014
第二章 环境考古工作
第一节 陆地考古勘探 018
一、勘探分区与布孔方式 018
二、勘探资料记录方式 020
三、勘探收获 022
第二节 水下考古勘探与试掘 043
一、盘龙湖勘探 044
二、破口湖试掘 048
第三节 湖泊地形测绘 053
一、野外测量 054
二、室内绘图 054
第四节 沉积物分析 055
一、粒度分析 056
二、土壤微形态分析 058
三、年代分析 061
第五节 湖泊钻孔植物遗存分析 061
一、孢粉 061
二、植硅体 064
第三章 各地点遗存分布
第一节 商代遗存 070
一、杨家湾 070
二、杨家嘴 077
三、李家嘴 086
四、王家嘴 092
五、小嘴 097
六、其他地点 103
第二节 周代遗存 113
第三节 宋元明清吋期遗存 118
第四章 遗址环境研究
第一节 地貌形态 122
一、主要堆积及其空间分布 122
二、各时期地貌模型复原 127
第二节 湖泊形态与河道改道 132
一、盘龙湖 132
二、府、澴河 141
第三节 生态环境与气候 145
一、来自孢粉的信息 145
二、来自植硅体的信息 146
第五章 聚落景观 研究
第一节 盘龙城聚落布局阶段性变化 148
一、聚落中心的阶段性变化 149
二、聚落布局的阶段性变化 155
三、居、葬功能区的变化 160
第二节 盘龙城周边聚落层级与空间分布 162
一、聚落分布 163
二、聚落营建方式与层级 168
三、聚落景观的阶段性特征 171
Abstract/177
后记/179
第三巻
总序/i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地理空间与遗存分布 003
一、地理、地质条件概况 003
二、相关遗存概述 004
第二节 分期与年代 007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009
第二章 玉器
第一节 发现概述 011
一、类型 011
二、年代 012
三、使用场景 012
四、玉料 013
五、典型器物介绍 014
第二节 研究方法 026
一、玉的概念与性质 026
二、近红外光谱分析原理与玉石器材质鉴定 027
第三节 玉质分析 028
第四节 小结 077
第三章 绿松石器
第一节 发现概述 079
一、杨家湾 079
二、李家嘴 088
三、王家嘴 095
第二节 研究方法 096
第三节 材质特征及来源 099
一、材质特征 099
二、产源分析 104
第四节 小结 105
第四章 石器
第一节 发现概述 108
一、工具类 108
二、建筑类 116
第二节 研究方法 119
一、粒径分析与地质调查 120
二、矿相分析 120
第三节 盘龙城遗址及周边地质条件与岩石分布 121
一、地质调查 121
二、地质资料检索 127
第四节 石器分析 130
一、工具类 131
二、建筑类 138
第五节 石料来源分析 140
第六节 小结 142
第五章 石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一节 资源的认知、利用、选择 144
一、玉料 144
二、绿松石 146
三、石料 147
第二节 资源分布所反映的聚落格局 151
第三节 资源背后的生产与组织 154
第六章 结语
附表/162
Abstract/219
后记/221
第四巻
总序/i
第一章绪论
一、盘龙城陶器的发现与研究概况002
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010
三、本书所涉及的陶器材料013
四、相关概念说明015
第二章类、型与式
第一节地层关系与陶器的演变特征020
一、城址020
二、王家嘴021
三、李家嘴023
四、杨家湾024
五、杨家嘴027
六、楼子湾027
七、小王家嘴028
八、小嘴028
第二节普通陶器的型式划分029
一、鼎030
二、鬲030
三、带鋬鬲033
四、鬲口部034
五、甗037
六、罐038
七、盆040
八、刻槽盆042
九、平底盘043
十、簋043
十一、豆045
十二、瓮047
十三、大口尊050
十四、爵053
十五、斝054
十六、盉056
十七、鬶056
十八、杯057
十九、壶057
二十、罍059
二十一、尊059
二十二、中柱盂060
二十三、器盖060
二十四、器座061
二十五、缸061
二十六、缸底部066
二十七、尊形器069
二十八、筒形器069
二十九、其他类陶器070
第三节印纹硬陶与原始瓷的型式划分072
一、罐073
二、尊形器074
三、尊073
四、杯074
五、瓮078
六、其他类器物080
第三章分期与年代
第一节典型单位出土陶器的组合特征084
一、第1组084
二、第2组088
三、第3组093
第二节陶器群的分组与分期098
一、分组098
二、分期101
第三节各组期的相对年代103
第四节印纹硬陶与原始瓷的分期与相对年代114
第四章文化特征的考察
第一节器类特征及其吋代演变122
一、第一至二期的器类特征及变化123
二、第三期的器类特征129
三、第四期的器类特征133
第二节器形特征及其吋代演变136
一、炊煮器类——鬲与甗137
二、酒器与盛食器类一爵、学与盆、豆146
三、储藏器类——以缸为例154
第三节纹饰特征及其吋代演变160
一、炊器类陶器的纹饰特征160
二、酒器类陶器的纹饰特征161
三、盛食器类陶器的纹饰特征162
四、储藏器类陶器的纹饰特征163
五、印纹硬陶与原始瓷的纹饰特征165
第四节小结170
第五章出土背景的考察
第一节居址173
一、盘龙城第一至二期174
二、盘龙城第三期177
三、盘龙城第四期182
第二节墓葬186
一、盘龙城第二期187
二、盘龙城第三期189
三、盘龙城第四期195
第三节小结204
第六章区域间的文化互动
第一节盘龙城与周邻聚落陶器群的文化互动209
一、盘龙城以北的长江支流和干流北岸210
二、盘龙城以南——铜鼓山214
三、盘龙城以东——意生寺217
第二节盘龙城与长江流域其他地点陶器群的文化互动219
一、江淮地区和大别山南麓220
二、鄱阳湖以西地区223
三、江汉平原西部和澧水流域227
四、峡江地区232
第三节盘龙城与中原核心地区陶器群的文化互动237
一、二里头238
二、郑州商城239
三、偃师商城244
四、小双桥246
第四节小结251
第七章制作技术分析
第一节制作工艺观察256
第二节岩相分析261
一、岩相学在研究陶器生产中的作用261
二、盘龙城和郑州商城遗址出土陶器岩相学初步研究262
三、岩相学和其他化学方法的比较267
第八章结语
一、文化视角的观察270
二、功能视角的观察271
三、技术视角的观察272
附录/275
Abstract/302
后记/304
第五巻
总序/i
第一章绪论
一、发现概况 002
二、学术史 003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012
第二章资料分析
第一节城址及王家嘴、李家嘴 016
一、西城垣 016
二、王家嘴 016
三、李家嘴 019
第二节杨家湾和杨家嘴 024
一、杨家湾 024
二、杨家嘴 032
第三节楼子湾和小嘴 034
一、楼子湾 034
二、小嘴 035
第四节小王家嘴和童家嘴 037
一、小王家嘴 037
二、童家嘴 039
第三章分期
第一节型式 041
一、型式划分的依据 041
二、型式的划分 043
第二节分期 061
第三节年代 063
第四节各期特征 065
一、组合与形制 065
二、纹饰 066
第四章制作技术
第一节成形技术 070
一、三足炊器 070
二、三足酒器 075
三、圈足器 083
第二节铸接技术 085
一、斝 086
二、簋 090
三、壶 093
四、结语 096
第三节辅助技术 097
一、器表的处理 097
二、补铸技术 099
三、垫片技术 103
第四节技术特性 106
一、技术#性 106
二、技术选择 107
三、技术演进 110
第五章装饰艺术
第一节纹饰的类别与布局 113
一、纹饰的类别及其与装饰器类的关系 113
二、纹饰的布局 116
第二节纹饰的制作 120
一、装饰与铸造技术的关联性 120
二、纹饰制作方式的双重性 122
三、细线兽面纹的适用性 125
四、细线和宽带纹饰共存的背景 129
第三节装饰的演进 132
一、繁化 132
二、简化 134
第六章成分与结构
第一节冶金遗存分析结果 138
一、合金成分和金相组织 139
二、微量元素成分 158
三、铅同位素比值 164
四、冶金遗物成分与结构 169
第二节合金工艺 172
第三节聚落的青铜生产活动 176
第四节物料产源探讨 179
第五节小结 185
第七章时代和特性
第一节从青铜器看盘龙城 188
一、青铜器所反映的盘龙城聚落变迁 188
二、青铜资源和青铜器生产 190
三、从青铜器看盘龙城的衰落 195
第二节二里冈文化吋期青铜器的一般特征 197
一、器类与器物群 197
二、制作技术 200
三、装饰艺术 201
第三节二里冈文化吋期青铜器的礼器特质 204
一、礼器与礼器制度 204
二、礼器的组合 206
三、礼器的体量 208
四、礼器的装饰 210
第八章结语
Abstract/215
后记/217
関連図書
1 /
レビュー
最近見た本
1 /
レビューを書く
- 1.不満
- 2.あまりおすすめできない
- 3.ふつう
- 4.おすすめ
- 5.とてもおすすめ